2014年,“冰桶挑战”风靡全球,比赛要求参与者在网络上发布自己被冰水淋湿全身的视频,然后再由参赛者邀请朋友来参加这项活动。若被邀请者不接受挑战,则要为“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(即渐冻人)”捐出100美元。
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让全球各国的人了解“渐冻人”的症状,为这个罕见疾病募款、帮助患者进行治疗。渐冻人从发病到死亡的过程十分痛苦,患者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体机能的变化,直至死亡。
霍金先生作为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,他在21岁就被诊断为“渐冻人”。医院原本宣告其只有两年的寿命,没想到他却活到76岁,甚至还能与妻子生下三个孩子,这是怎么做到的?
一、命运的玩笑
以霍金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来看,一定有很多人认为他小时候就天赋异禀。其实,小时候的霍金是一个天资平平的淘气包,尽管父母都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高知识分子,但是小时候的他可一点都没遗传到父母的高智商基因。
展开剩余92%他在小学时的成绩并不出色,甚至可以说是班级的倒数几名。尤其是七八岁的时候,淘气的霍金经常把家里的电器拆掉,一般家长肯定会责怪这样的“捣蛋鬼”,不过霍家父母极其开明,他们认为淘气是男孩的天性,甚至有时候还一起和儿子研究被破坏了的电器的构成。
若赶上节假日,父母还会开着家里那辆破旧的二手车带霍金到处旅游,他们想要孩子享受快乐的童年。就这样,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霍金形成了勇敢、乐观的性格,这为他后期与病魔斗争以及成为“宇宙天才”埋下了伏笔。
小时候的霍金虽然学习成绩不好,但是在“看世界”的过程中,他对自然科学展露出极大的研究兴趣。在爱好的吸引下,霍金开始专注研究相关学术,17岁时就凭借高分直接被牛津大学录取。在大学阶段,霍金更是凭借极佳的学业表现直接被学校录用,成为学校的研究员。
正当他对未来心怀憧憬,准备大有一番作为时,上帝与他开了一个“玩笑。”霍金在某次外出时不小心摔了一跤,从那以后他明显得感觉到身体出现了动作缓慢、笨拙的情况。
于是霍金前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,医生告诉他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,也就是“渐冻人”,得这种病的人会在短时间内肌肉萎缩,大脑能够清醒的感知到身体的退化过程。医生甚至告诉霍金,他只剩两年的寿命。残忍的现实让霍金一度不能接受,他不敢相信才21岁的自己就要了此残生。
好在乐观的霍金很快就从绝望中脱离出来,他为自己制作出一份详细的计划。把握余生的每一秒做科学研究是霍金的使命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患有罕见疾病的事实推进了他在学术上的发展与成就。
二、邂逅爱情
或许是上帝爱才,霍金在两年以后并未因病而死,而且身体各项机能也没发生严重的退化。他能在拐杖的帮助下顺利地行走,跟其他人毫无差别。
在剑桥大学深造的那几年,他不仅收获到学术界的研究成果,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,霍金与简·王尔德相爱了。霍金爱她那双像大海一样深邃的眼睛,神秘而坚定。“简”的笑容又像孩子般单纯肆意,仿佛能治愈霍金身体上的一切疼痛。同时,“简”又被霍金的才华深深地折服,喜欢看他侃侃而谈的样子。
深知自己病情的严重性,霍金坦白地向“简”坦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他说:“你有权寻找自己的幸福,我以后注定要在轮椅上度过。而且我将来甚至无法说话、动弹,这样的我你还愿意接受么?”
“简”根本无法相信眼前这位有才华且阳光的男孩,居然会得这种绝症。她不是没有犹豫,一想到自己的一生都要照顾霍金,她根本没办法从容接受。
可是,在爱情的助推下,深爱着霍金的“简”,深思熟虑以后依然决定要与霍金在一起。她想与霍金一起对抗疾病,即使以后霍金的病情真的发展到全身瘫痪的程度,“简”仍然愿意陪他走完这一生。
霍金被“简”的真情打动,不久之后两人就举行婚礼。与妻子的幸福生活,是支撑霍金活下去的动力。刚结婚那段时间,霍金除了需要依靠拐杖行动以外,没有其他任何需要照顾的地方。他的生活与正常人无异,夫妻二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。
此时的霍金并未被眼下的幸福冲昏头脑,他时刻都知道自己身体上的变化。为了能和妻子早日拥有爱情结晶,霍金想趁着自己的生殖功能还未退化,赶紧让妻子怀孕。
很快他们的大儿子罗伯特就出生了,霍金自知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,于是他将研究以外的时间都用在陪大儿子玩耍上。他希望孩子能记得自己健康时的模样,记住自己说话的声音,那一段时光算得上是霍金最幸福的日子了。
一家三口的家庭生活令霍金与“简”尝到了初为人父母的滋味,他们随后又生了二女儿露希以及小儿子提摩西。小儿子与哥哥之间相差12岁,这十几年中霍金的病情一直在缓慢地恶化。提摩西出生时,霍金几乎不能开口说话,他只能通过双手控制轮椅的方向,陪着孩子在房间里玩耍。
外界都对这三个孩子的出生感到怀疑,他们无法相信需要靠轮椅出行的霍金,竟然能与妻子生下三个孩子。对此,霍金曾经公开表示:自己的病情只是影响到随意肌(系指骨骼肌而言,随意肌的活动受到神经与意识的支配),其他地方一切正常。
尽管身体机能的退化使霍金无法脱离轮椅,说话也需要通过语言合成器来完成,但是他依旧坚持在工作之余陪伴三个孩子在花园里玩耍,因为霍金知道父亲对孩子的意义非比寻常。
得益于父亲的陪伴与良好的基因条件,霍金的三个子女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做到事业有成。大儿子毕业以后在微软公司就职,小儿子在英国乐高公司从事营销管理方面的工作。
相比之下,女儿的知名度会更高一些。因为她童年时期是父亲在剑桥大学担任教授的阶段,从小在这种学术氛围中熏陶的孩子,自然会更优秀。成年以后的露希成为一名记者及作家,主要致力于科学普及方面的理论知识。
霍金与女儿露西曾共同创作出《乔治的宇宙》这套少年科学科普读物,整套书以幽默风趣的故事风格并兼顾讲解科学前沿知识,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小朋友的喜爱。
露希谈及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与回忆,她说:“我记忆中的父亲,几乎失去了说话的声音,通常都是我给父亲读自己写的故事。尽管如此,我的家庭环境也是十分有创意的,以前有很多科学家会来家里聚餐,他们会聊关于科学、艺术以及其他创意性的话题。正是这种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,成就了我如今这般作为。感谢我父亲。”
三、亲情的重量
当霍金的妻子“简”在多年的夫妻生活中,亲眼见证到丈夫的身体退化过程以后,她的心中十分酸楚,无法接受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如今这般“落魄”的模样。霍金的一切日常生活都需要在妻子的帮助下完成,就连吃饭、喝水这些极其简单的小事都离不开她。
即使此时的霍金已经因为《时间简史》震撼全世界,从最初的一个小小研究员变成享誉全球的科学家。但对于妻子“简”来说,再有研究成果的科学家,也不如一个“丈夫”能带来的家庭关怀重要。
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“简”一人处理,她要日复一日照顾无法自理的丈夫以及另外三个孩子。尽管孩子们也会帮忙照顾父亲,但是对于“简”来说,这种无法喘息的日子,她已经厌倦了。
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“简”的身体与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,她选择去参加教会的合唱团来排解自己的生活压力。
在那里,管风琴演奏家强纳森对“简”心生爱慕。失去多年关怀的“简”在强纳森的猛烈追求中,迅速坠入爱河。
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,当霍金得知“简”的“婚外情”以后,他十分伤心却也无可奈何。他知道自己无法给予妻子正常的家庭生活,只要“简”还爱着自己,依然愿意这样过下去。而“简”并不忍心抛下家庭,她与强纳森仅仅维持着“友情”关系。
本就不正常的婚姻关系能维持多久呢?1990年,“简”向霍金提出离婚。当初“简”想陪伴霍金一生的决心是真的,婚后被繁琐、无望、一成不变的生活磨去了耐心也是真的。
“简”一直都是一名虔诚的教徒,她十分相信自己是受到上帝的感召才这样生活。不过,霍金在对宇宙的研究中发现“世上没有神”,这对“简”来说绝对是一种精神上的背叛,她无法接受最亲近的丈夫否定自己一直坚持的信仰与精神支柱。
尽管霍金万般不舍,他依然理解“简”的决定。两人离婚以后也保持着良好的朋友关系,“简”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回家看望霍金。直到“伊莲”开始限制他们的见面以后,这对曾经相爱的夫妻才分道扬镳。
“伊莲”是此前长期在霍金家做看护的,她向霍金表明自己的心意。她说自己一直都爱慕着霍金,只是苦于霍金有家庭,道德不允许自己向前迈一步。
在照顾霍金这方面,伊莲的确比“简”更加体贴入微。这种关怀让霍金重拾家庭温暖,弥补“简”离开以后的内心缺失。尤其是伊莲展现出对霍金的崇拜与爱慕,使他重新获得男人的尊严,霍金想要伊莲一直陪伴自己。褪去科学家的光环,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男人,想要获得妻子的关注。
不过,伊莲的个性十分强硬,她根本不让三个孩子回来看望他,想自己独占丈夫。她的这种做法不免是让人怀疑,毕竟不会有人平白无故会选择与“渐冻人”在一起,哪怕他是伟大的科学家,这其中一定掺杂着地位与利益等因素。
当孩子们被限制与父亲见面以后,只有霍金的朋友才能偶尔去家里看望他。他们发现霍金的身上有多处神秘外伤,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是霍金遭受到虐待。事后,剑桥警方介入该事调查。令人不解的是,霍金根本不配合警方的取证。或许,对于一名无法自理的人来说,维持住表面的尊严比承认自己被家暴还重要。
可是外界对于霍金的婚姻状况十分怀疑,媒体经常以“霍金被家暴”的词条来博热度。此时的伊莲已经得到霍金带给她的财富与地位,自然不会再像之前那般耐心且周到地照顾他。当霍金看清伊莲真面目以后,下定决心要与伊莲离婚。
当“简”得知曾今深爱的男人,有如此遭遇,她心急如焚,第一时间带着孩子去家中探望。当两人再次重逢,“简”的眼眶湿润,她意识到自己从未放下过眼前这个已经无法动弹的男人,因为他们之前爱的那样纯粹、美好。
“简”对霍金说:“只要你需要,我会第一时间站在你身边。因为我一直爱着你。”经历过两次婚姻的霍金,此时才真正理解了“简”对家庭的牺牲与付出,眼中流出泪水。
经此一番,曾经分道扬镳的夫妻,变成惺惺相惜的“老友”。“简”主动搬去霍金家附近,每天都去看望霍金,两个人一起回忆从前的点滴岁月。“简”还将二人在一起的岁月汇总成一本书叫《遨游至天涯海角》, 后来被改编成电影《万物理论》。
霍金在观看电影时激动得泪流满面,他回想起与“简”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:当自己沉迷于宇宙的浩瀚时,忽略了妻子的艰辛;当自己享受着科学成果带来的荣誉时,忽视了妻子的落寞。他一直沉迷于学术研究中,从未意识到妻子的真实想法。
直到电影散场,霍金才意识到曾经的自己根本没有做到丈夫应尽的家庭责任,这与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存在绝对关系。他用语言合成器对“简”说:“我这一身荣誉、光荣,都不如遇见你。”
兜兜转转几十年,只有“简”单纯的陪伴在霍金的身边,尽管只能以亲人的身份在侧也是足够的。有些感情无关岁月、无关信仰、更无关时间。
四、心怀宇宙
霍金的生命定格在2018年3月14日那一天,凭借自己乐观又勇敢的心态,他获得76年的生命时光。当所有的仰慕、荣耀、掌声都环绕着他时,只有“简”视他为真爱。对他而言,妻子与孩子们的陪伴才是他在世时最大的慰藉吧。
在霍金的办公室墙上贴着:“无论何时,都不要忘记头顶的星空。要永葆好奇、永远前进。”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正因有霍金这样的科学家存在,才能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,向霍金致敬。
发布于:天津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