栏目分类
刘禅墓挖出“最美楷书”,比唐代大师水平还高,启功评:无上神品!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09:27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后世普遍认为,楷书最完善、最精妙的时期,乃是唐朝,毕竟初唐时期,以“尚法”思想为主,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褚遂连等人,均是精通楷书,他们的笔画标准、匀称,恪守规范,不得出现一丝一毫错误。

图片

首先毋庸置疑的是,这种特性和风格,贴合楷书的端庄、规整之风,其次,唐人的笔法完善、精到,学者觉得,临摹他们,可以稳固基础,掌握古法,提升控笔的气力、精准性。

图片

然而,现代人的感悟力、基本功偏差,不仅无法领悟到,深层的技法变化,还很难写出,精严之下的灵动感,拿捏不住,复杂的绞转笔法,实际上,学习楷书,强化基础,临摹魏碑最佳

图片

魏碑顾名思义,就是魏晋的刻碑,以北碑最佳,一听到碑作,众人偏为排斥,因为拓本的字迹漫漶,没有墨色变化,令人感到不够生动、自然,故而无论是学者,还是个别书家,均不喜魏碑。

图片

可是并非所有的碑作,均有这种问题,北魏的很多墓志,风格多元,且埋藏地底,尚未磨损,尤其贵族墓志,制作精细,而且篆隶的雄浑、拙质之气,尚未完全脱去,字迹融合这一特点,时而采用平动,易于参透,质感高级。

图片

就像1925年,在河南洛阳孟津区张羊村地区,出土刘禅皇陵,周围的皇家墓穴,发现一幅“最美楷书”,比唐代大师水平还高,非常适合临摹,此作就是《元怀墓志》,全称《魏故侍中太保领司徒公广平王墓志铭并序》

图片

北魏熙平二年(517年)刻成,共计300余字,单字约为5厘米,出土时,字体完整,痕迹清晰,甚至石花和颗粒感,也鲜明易见,拓本更不用说,亦是十分精良,最妙的一幅,就是哈佛大学藏本。

图片

着墨浓郁,保障细节还原到纸面,线条硬朗刚健,乍一看姿态平滑,实则中锋不断衄错,就是“怀”字,左边的长竖,能看出衄错的痕迹,深化肌理。

“讳”字的横画亦是如此,可深化质感,营造浑厚、雄伟的气息,至于结体、章法,看似齐整平稳,实则依据笔法、着墨,以及疏密等,不断的错落起伏。

图片

罗振玉《松翁近稿》称赞此作:“此志大书,端劲秀拔,魏宗室诸志中之极佳者”,启功也称其“无上神品”,可时常临摹,更快上手楷书,掌握传统古法,日后衔接、提升学习,也会更顺利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北魏《元怀墓志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采用博物馆级别,12色微喷复刻工艺,与原作毫无二致,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,装裱精细,便于翻折、临摹和查找。

图片
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